戏剧文化:色彩丰富、样态重叠的艺术景观(十二)
(六)云南戏剧文化与云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的互动可能
2004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云南省政府主办、云南艺术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五届华文戏剧节(36)期间,有两个文化事件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分会场的喜洲镇的周城明代古戏楼上演了苍洱地区民间流传的仪式戏剧《三出首》和白族小戏《崔文瑞砍柴》;二是在香格里拉分会场上演了藏戏《文成公主》和《朗莎雯布》。两个地区演出的民族民间剧目的共同特点是简洁古朴,它们所包含的戏剧基本元素与审美规则,强烈地彰显了戏剧本质亘古不变的基石——在“假定性”约定调适的“观、演关系”的构成空间里“扮演角色”叙述“一定长度的故事”。《三出首》是一出典型的亚戏剧或类戏剧,是一种扮演仪式。来自海内外各地的戏剧家和研究者兴奋地慨叹:想不到在云南还有这种从史书记载中接触、捉摸过的“仪式戏剧”的活性样态。原来不甚了然,现在云南一睹真容,解决了自己在戏剧史研究和戏剧样态甄别时无法回避的学术难题。然而,如果不是借第五届华文戏剧节的展演策划与构想实施,这些剧目乃至戏剧样态可能就随着民间艺人的去世消失了。它们都是四五十年间没有公开演出过,地区文化局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仅存的民间艺人,请他们恢复演出的。令人忧心的是:那次活动过后,这些珍贵的文化样态连同剧目的命运会怎样?香格里拉文化部门原来预备展演的剧目有《格萨尔王》这部根据在藏文化里影响巨大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改编的剧目,结果在民间反复寻访,这部著名剧目的演艺已经难于找到传承者。
显然,民族民间艺术整体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云南戏剧文化也不会例外。这是一个令人焦灼的文化局面,因为,人文内涵、文化个性消失了的山水,将会黯然失色,了无生机。我们必须面对,并且找到拯救地区文化的路径。
一、保存民间艺术的愿望与毁灭传统的物质力量之间的固有张力
其实,拯救、保存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和行动,我们早就有了。云南上个世纪50-60年代开展过大规模的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抢救保护的活动,许多艺术活动和文化项目是省委书记、省长这些高级领导亲自挂帅展开的。卓有成效,硕果累累,今天的云南文化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恰恰来源于当时的成果和在当时广泛深入的活动中锻炼成长、迄今已经垂垂老矣的学术队伍。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开展了艰苦而广泛深入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几十年过去,民族民间文化消亡势头更快了,以至有人消极地认为,这是历史必然,消失就消失吧。
的确,物质文明的力量是巨大的。文化部门抢救、保存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努力,其实往往禁不住物质文明浪潮的冲刷而被迅速消解。我们没有理由指责少数民族青少年对物质文明和时尚文化的向往,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既挡不住物质文明的开疆拓土对民族民间文化基础性的损毁和外貌的改观,也不应该、不能够阻止地区人民的价值选择和生活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保存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愿望和努力与物质文明解构旧有文化、构建新生文化的强大力量之间,就有了巨大的固有张力,似乎客观社会条件和历史发展力量完全不接受文化人一厢情愿的希望和努力。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经济市场与文化传统的结合点
诚然,如果仅仅只是从抢救保护的立足点出发去开展工作,的确事倍功半。而且,抢救搜集来的东西也只能够陈列在书架上和博物馆里,成为死去的艺术文化的标本。这对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后劲和对区域文化活性样态的保存,毫无补益。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顺化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保存愿望与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关系,找到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与地区经济市场、国际、国内经济市场之间的结合点。这个问题,对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云南省来说,格外具有现实迫切性。
完全可以思考并积极实践,把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用好用足,让资源成为特色产品、品牌产品、名优产品;让民族民间艺术活动、民俗活动成为吸引旅人游客的魅力无限的文化项目。这样,传统艺术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和个性的基础上会因为与经济的互利互惠而充满活力,获得新的发展。
保持自身特色和个性是项目成功的前提。因为,没有特色的活动项目与没有区域特点和民族个性的、批量生产的旅游产品一样,会因为平庸泛滥而令人生厌,不能长久。在这一点上,保存地区文化特色和民族艺术个性,成了项目运作的旅游商贸文化成功前提和保障,商业策划与特色文化保存的愿望,在这里站在了共同的立足点上。
云南戏剧文化、亚戏剧文化在寻找与地区经济文化的结合点问题上,要解决的是同样的问题。而实际上,云南戏剧文化生存状态的混融共生、多元并存的特点,活动样式的群体性、仪式感、参与性突出的特点,恰恰是旅游文化项目做足特色优势的厚实基础与丰富资源。
三、生存方式与致富可能的统一基础
政府部门的文化活动组织、经济单位的艺术项目运作,当然使云南戏剧文化资源得以利用,民族艺术剧种的个性得以保存,并且倡导一种良好的风气,宜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存与发展。但是,更为重要的原动力来自民族民间艺人的参与愿望和投入状态。如果在这些活动与项目当中,民族民间艺人只是获得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与艺术样式受到欣赏赞扬的满足感,那么,参与的热情就不会持久。
理由很简单,必须把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发展的浩大工程与政府主导、商家市场运作和民间广泛参与的主观愿望、客观努力紧密结合起来。而民间广泛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应该来自参与活动本身与提高参与者的生活质量的可能性直接相连。就是说,要把民族民间艺术活动变为与地区民族传统和艺术样式秉承者的生计活动内容,这样,他们迸发出来的对自己文化传统和艺术样式的热情,才是有现实基础的。我们目前看到的白剧、彝剧、傣剧、壮剧、藏戏等等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云南戏剧文化目前靠文化部门组织、发掘、推进苟延残喘或在政府部门精力不及、文化公司眼光不到时一些更古老、更草根化的民间艺术就会无声无息地消亡幻灭的尴尬,才会得到有效地扭转。
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方式的历史转型必要
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源远流长,但传承方式的家族相传,师徒相授,就文化传播的广泛久远性来说,这种方式是十分有局限的。它容易形成世代“单传”,存在断线绝响的危险;它也因为艺人群体有限,影响范围受限,传播行之不远。所以,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下,要有意识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这种传承方式来一次大的转型,那就是借助现代教育的规模和手段,将那些有价值、有亮点、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引进课堂、引进教材、引进学科,让地区乃至国家艺术院校里走出一批批、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民族民间艺术继承人和创新者,成为保存文化特色、坚守艺术个性、懂得民族文化内涵、珍视民间艺术价值的队伍,如此,民族民间文化可得繁荣和发展的持久。因该加大云南专业艺术院校里的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的力度,推开在云南普通高校、中等专业学校里认知包括云南戏剧文化独特性的普及广度。如此,造成云南特色文化、云南戏剧艺术价值可资利用和消费的深广背景和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