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化:色彩丰富、样态重叠的艺术景观(七)

五、傣剧

1、傣剧的形成和流布

傣剧是在清末民初逐渐形成的。在傣剧形成之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表演文化中,多的是民歌小调,没有十分成熟的戏剧文化样态。

与当地浓厚的小乘佛教文化紧密相连的讲经说法性质的“章哈”(亦称“赞哈”)文化,颇似魏晋以降佛教文化传入中原后为着普及教义、弘扬佛法,为借助艺术形式扩大宗教文化的影响而广泛开展的“经变”故事绘画与变文“俗讲”的情形。但是,一开始,章哈只是一种说唱艺术。章哈是傣语译音,意思是“歌手”。章哈演唱原本在西双版纳地区佛寺文化活动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章哈通常就是傣族文化的承传者——寺庙的僧侣。1945年,日寇进犯,更直接地刺激起了边疆人民抗日救国的积极行动。章哈演唱开始被看作影响广泛的宣传形式,从讲经说法、惩恶扬善的佛法俗讲向世俗生活的现实需要转化。利用这种说唱形式,傣族青年刀党祥创作了《呀算仰》(汉语意思是《抓汉奸》),有了汉奸、傣族男、女人物的扮演。在一些傣族村寨宣传演出,内容的积极意义自不必说,形式上也遇传统的章哈讲唱有了很大不同,同时又是大家熟悉认同的民族文化样式,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到1954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的大佛寺出现了一次由僧侣自己编创的演出活动,是该寺二佛爷刀曙明根据民间故事《沙梯莫跌》编创的一个剧目,剧目的傣语音译所承载的汉语意思是《富翁与烂土锅》,据说很受欢迎,两千余僧众看了演出。音乐依然是章哈讲唱通常的音乐,但是,扮演人物,表演故事过程,戏剧的要素基本具备了,所以该活动被视为“章哈戏”诞生的标志。那以后,俗讲说唱与民间歌舞结合、叙演故事的艺术样式便发展起来,产生了《岩香悔过自新》、《玉拉罕》、《凤尾竹下》、《米涛井康》、《召温帮》、《曼景龙》、《金螃蟹》等剧目。章哈俗讲说唱融入地区歌舞,增强音乐表现力,成为了一种在地区有深厚基础和文化影响、别具风味的戏剧品种。但是,章哈戏没有戏剧文化根基,缺少传统剧目。

傣剧形成时期也较为晚近,一般认为在清末已经有了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市一带城乡流行的民间曲调、乐舞基础上结合佛经讲唱而出现的傣剧雏形。清末民初,在干崖(今盈江县境内)、芒市等地爱好戏剧的几代傣族土司刀盈庭、刀安仁、刀保固、方正德的努力下,傣剧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他们亲自或派人专门外出考察戏剧文化,丰富傣族戏剧文化,在戏剧文学结构、舞台语汇、变现手段等方面都借鉴了京剧、滇剧这些成熟的大剧种的优点,譬如海派京剧的机关布景,滇剧的角色行当、表演程式、念词道白、打击乐乃至脸谱等等,吸纳借鉴的结果是:极大地推动了傣剧的发展和成熟。在通商贸易、民间庆典、赶摆集会的重要地点,商贸兴盛、民间习俗加上土司所好,傣剧迅速发展起来,得到了普及,滇西土司署普遍养戏班,重要活动演傣剧,成为了活动的重要性、规格、举办者身份地位、文化学养的一种仪式性象征。演出繁荣,戏楼广布,据统计,在1949年,仅仅干崖(盈江)一个县的区域内,傣剧演出班子就多达205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傣剧在党的民族政策支持和鼓励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58文化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召开“西南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后,德宏州于1960年成立了专业傣剧团——潞西县傣剧团。随着傣剧地位的肯定和演出影响的扩大,傣剧组织了队伍,培养了观众,积累了剧目。据统计,现存傣剧剧目大约330个,多半题材内容来自文学作品、别的剧种剧目;部分来自民族民间故事、经变故事和傣族叙事长诗的情节;还有极少部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创作剧目。

2、傣剧的特点和群众性

历史上,宗教与文艺的结合互动、相得益彰的情形,是广为人知的常识。这种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地方早已破坏殆尽的文化现象,在云南却比比皆是。傣剧的形成也是一个有趣的例子。章哈其实是缅寺里传承、创造、传播知识的高僧以“经变故事”或民间传说故事为文化承载、用佛经教义匡正社会、校点世俗、规范行为、倡导价值的一种文化努力。原本是宗教文化的传扬,但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章哈戏的宗教色彩淡化、世俗娱乐性增强,流变为一个艺术品种,成为一种戏剧样式,就有点儿“种瓜得豆”的意外了。就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而言,这是个值得惊喜的意外。

在现实文化生活中对傣族戏曲文化很容易混淆的是:以为傣剧与章哈戏区别不大,甚至误以为是同一剧种的不同称呼。其实,二者区别很大。

首先要清楚章哈、章哈戏的区别,然后要清楚章哈戏与傣剧的区别。

章哈是缅寺的僧侣歌者,弘扬佛法、劝善戒恶、救渡人心的俗讲说唱人。章哈亦有民间艺人讲唱,通常是一人执扇演唱,一人吹演一种叫“筚”的傣族竹笛来伴奏。是典型的曲艺艺术的说唱特征,在缅寺前或任何佛法活动、集会地点都能演唱,属于口头叙述文学或宗教讲唱艺术。

傣剧的基础是傣族民间歌舞,动态表现、场面呈现大于语言讲唱;而章哈戏是在佛经俗讲基础上丰富完善为唱、念为主,辅以舞蹈的表演艺术,叙述故事的讲唱胜于戏剧性情节、场面的编排组织胜于戏剧行动的表现性。

傣剧在民族民间歌舞、汉族文学故事、傣族民间传说、叙事诗基础上借鉴外来大剧种的经验和手段条件下形成,文学性、戏剧性相对厚实,艺术水准高一些;章哈戏是宗教文化的副产品,是曲艺的讲唱特点为基础的地域戏曲剧种。戏剧性完善程度相对薄弱,加上题材内容单一,所以,风习民俗特征超越了戏剧艺术的更高要求。

傣剧流行于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市的傣族聚居地范围,乐舞基础是当地小调舞蹈,在此基础上借鉴吸纳了滇剧音乐。语言是当地傣族寓言。主要伴奏乐器是打击乐:锣、钹、鼓,后来发展中加入了民族乐器为主的民族管弦乐。表演有传统的傣族舞蹈场面、表演段落间的进三步、退三步的节奏程式,也有从别的民族剧种中学习借用的手段,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渐丰富、成熟起来的剧种;章哈戏活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经讲唱音乐为基础,融入了一些民间曲调。讲、唱,用的是当地傣族语言。长期以来,有广泛的群众业余演出活动。

傣剧《娥并与桑洛》、《海罕》、《朗推罕》、《竹楼情深》、《老混吧与小混吧》、《南希拉》是傣剧有影响的剧目。《南希拉》在1996年参加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时剧名叫《兰嘎西贺》,后经文化厅组织专家反复研讨,精心打造,2004年再度参加新剧(节)目展演时改为现名。关键是,德宏州傣剧团的努力、主创人员的艰苦工作和专家的指导合力一处,使《南西拉》在戏剧文学、创作音乐、唱腔设计、舞台语汇、表演程式各方面都显现出了傣剧作为一个剧种在民族特色与艺术规律方面更加成熟的水准——在戏剧艺术通约性特征与傣族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之间,找到了良好自然的结合点。

傣剧在德宏州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巨大,在相邻的缅甸广大地区也影响巨大,一级演员万小散在傣族人民和缅甸相邻地区的人民当中,均有回应热烈的广泛观众基础,德宏州傣剧团被人民称为“万小散剧团”,演出之夜,没有人留在电视机前或电影院里,一方面表明艺术家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傣剧艺术广泛的群众基础。。

floyd 发表于 2007-3-23 10:14: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发表评论: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日志分类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小站公告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最新日志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最新回复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最新留言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用户登陆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博客统计
无锡南洋剧社博客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