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我执,方能心领
ZY:求助
好多天没照镜子了,想起来就照了照。真的越来越神奇了,都是我平常想不到的,并且,做完了自己也理解不了了。
沿着一个弧线的楼梯走到镜子前,椭圆的,好象外面一层雾,有一点紧张,不知道能看到什么,仔细的想把雾看开,可是好象镜子发出白色的光,镜子不见了,伸出两只象手一样的带羽毛的翅膀,我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有一点紧张,翅膀把我搂住了,我感觉它不是恶意的,但我还是紧张,感觉自己被控制了,很不舒服,翅膀紧紧的把我搂在胸口吗?好象是那样,很温暖,但我感觉不舒服,感觉被控制。我想出来,但想到,它不是恶意,所以我让那个我放松,放松再放松,我真的不在感觉不舒服了,很高兴的躺在翅膀的怀抱里。好象镜子又恢复了,一个空中的我看着镜子中的翅膀抱着感觉舒服了的我。
可是我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翅膀把我扔了出来,当然不是摔,只是顺手把我一扔,我掉到镜子外,但也不疼,我以为翅膀生气了?还是怎么着,可是感觉它都没有,它也从镜子中出来了,我只看到它的脚,应该是个鸟吧,可是它的脚是铁的,并且方向不是朝前的,所以一往前就会朝后翻跟头,是一个很大的人样的鸟吧,我往头上看,可是头却越变越扁平,象一张纸,鸟迈的步子节奏越来越快,翻的跟头也越来越块,最后象一个看不出什么的电风扇的景象,后来,出来一个画轴,好象一个中国式装裱的画,我不知道它怎么停下来,还在旋转。我以为是让我看画的内容,可是它先逆时针旋转,卷好了又顺时针打开,不停。我放慢呼吸等待,它啪的一下掉了下来。在我的眼前。我打开它,是山,画好象很长很长,但不是按平常的样子画的横幅的山,而是纵向的,山上好象有瀑布。再往上,山的上面是重重叠叠的花,细密的繁复的小花,不是牡丹之类的。一直往上,好象变成横副的了。可是画是打不完的,一直有,好象认为画的上头是大海,可是始终看不到。在往上,画就合上了,我刚是放到地上看的,我看不到头,也不想看了。
卷好。站起来,好象是个道士的样子,慢慢看清楚好象一个道姑,背着一个袋子。我把画放到袋子里想带走,可是画却漏了出来。我再放,又漏了。一看,袋子底有一个洞。我不知道怎么办,好象又不想用手拿着。那就走吧,一个漏袋子,扔了吧,可是好象又不想扔,就背着袋子走。这时奇迹又发生了,我没想到,画居然自己从袋子底的漏的地方飞进了袋子。躺在不漏的地方不动了。而袋子底的洞也好了。
西山:
这个如梦的意象活动经历对应着对自我潜意识世界的求索过程。
照镜子的目的是了解自我,通过镜子里出现的意象来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遭遇问题及其影响。照镜子时心态没有放松,就好象有个心魔坐在心里,提前准备用理性分析来对付镜象,这是一种防御心、戒备心。于是产生阻抗,雾和白光。镜子的象征意义相对个人是自性的容器(或潜意识),相对所有人来说是空和虚(或集体无意识),因其空而能容,因其虚而见实。
镜子本身化身出一对翅膀,搂住紧张不安的自我,正是其“容”,要让你体验此刻的“实”。好在自我有一部分内省的警觉也没有放松,你理解此刻的“实”——防御戒备主要是出于善意和自我保护,虽然也是一种限制和掌控。你敏锐的感觉还是开放的,感受到了它的温暖,也感受到它引起的不舒服。你感觉的是你的心魔:防御和戒备,不是镜子。但此刻镜子里照出的就是心魔。
当你把自己抽离出来观察这种情景的时候,你依靠的不是镜子的空虚,而是你的理性,于是你和镜子的关系也就解体了,于是出现它甩开了你——其实是你甩开了它。你不疼,是因为感受性被理性封闭了,理性在盲目地问:它生气了?感性再次开启:它没有。
精神动力推动着意象顺着你的原始意图发展。你的原始意图是“照镜子”——想通过了解潜意识,审视和把握自我。于是镜子化为铁脚鸟,用倒卷的姿势展开你对潜意识的探索历程,变成一幅永远也打开不到头的画卷。其中连绵的山岭既象征一个个障碍,也象征一座座宝藏、一处处胜景,而你感觉到的尽头的大海才是真正浩瀚的、还没有触及的最深层的潜意识,是你的自我的最初羊水和最终归宿。
这个历程就仿佛修道。于是你感觉到自己是个道姑。当你想要占据的时候,潜意识与你分离;当你放弃的时候,它却与你汇合。这里暗示修道的原则:放弃我执,方能心领。悟道是一种恩赐,是要不来的。古诗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